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玉見你_和碩】授粉、摘玉米筍、社區導覽 (day3)

  昨天的豔陽天把台北盆地烤出了34度的高溫,不過在標高300公尺的湖底盆地,和碩的朋友有著比太陽更強烈的熱情。上午九點多,一般農家早撤退的時間點,我們正在田裡準備展開今天的玉見你課程。


  今天阿忠老師要帶大家進行種植玉米的後段課程,打從第一天課程進行播種至今已經過了九週共計63天,幾乎所有玉米植株的玉米鬚都已經出現,雄花也開得金黃燦爛。

  阿忠老師說:「植株長成後,頂部的雄花大約會有五天的盛開時間,這時候最適合進行授粉,而底部莖葉間的玉米鬚(雌花)大約會有三天的時間可以接受雄花的花粉,不過雄花會先開花,雌花會比較晚,所以時間上會對不太起來,不過一點都沒有關係,因為玉米是異株受粉,也就是說雌花是靠隔壁株的雄花授粉的,所以同株的雄雌花開花時間不一樣是沒有關係的。」


  「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幫它作人工授粉及採玉米筍。」

  「玉米筍出現的位置是在玉米株從上往下數來第一顆玉米的下面,有就是第二顆玉米。為甚麼要採玉米筍?因為如果不把它採下來,第一顆玉米的影響就會被第二顆分攤掉,會長的不夠漂亮。」


  「採的方式就把第二顆割下來,要小心不要傷植株。」


  「小心去除外皮。」


  「這一把就是玉米鬚,也就是玉米株的雌花。玉米鬚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茶。」


  「玉米被葉子包著的時候我們要怎麼知道裡面有多少玉米?其實很簡單,只要看外面的玉米鬚要多少,裡面就有多少的玉米粒。」拆開外皮後,順著玉米鬚來到每根玉米鬚的最末端,真的可以看到一顆顆的小玉米。



  「剝開外皮後的玉米筍,整個都可以吃。」現場就開心地吃了起來,好多吃過的人都說好甜歐!


  「第二項工作是做人工授粉,我們把雄花取下來,再沾到玉米鬚上面。」


  「只要沾一兩下就可以了,玉米鬚上面有黏膜,會協助授粉。要注意歐!不要每株的雄花都把它採下來,只要採一株就可以幫忙四周的雌花授粉。」


  講解完之後就要交給大家自己動手體驗一下啦!


  陽光下的雄花顯得黃澄澄,這片小玉米田雖然沒有外國大片玉米田那麼壯觀,不過進去的學員都有種會迷路的感覺。此時的玉米株高度都比一般男人高,加上雄花正盛開著、玉米葉有小刺等,所以沒穿長褲長袖得進去都會哇哇叫,另外,有花粉症的人也不建議進去。


  要站得夠高才看的到藍天歐。


  這株的老大和老二長的一般大,要移除掉老二,老大才有機會繼續茁壯歐。


  頂部的雄花正盛開著。


  學員開始進行人工授粉。玉米的纖維很多,所以要用刀具切個雄花,不要想徒手攀折歐。


  大家開始穿梭在玉米田裡。








  不一會,已經採收到一袋多了,還要留一點給第二組的學員歐!


  今天學員有十個家庭參加,雖然沒有全員到齊,不過田裡高大的玉米田已經占據掉大部分的空間,所以必須分兩組進行,一組跟阿忠老師進行田間教學,另一組就跟著家琪團長趴趴走。既然大家有緣來到湖底社區下田種玉米,當然也要來認識一下湖底社區。

  團長先帶大家來認識內厝有名的廖家百年古厝,這一站是湖山國小小朋友必修的社區課程。雖然已經有百年歷史,但是廖家長輩仍將其修繕的很完整,一方面具有歷史研究價值,另一方面也沒有古蹟殘破的危險性。


  沿著幾年前修繕完成的湖底步道,我們可以發現到湖底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菜,家琪團長在帶大家看甚麼?


  原來是有緣才能一見的「曇花一現」,曇花也曾經是田裡學契作團網路平台上的菜單歐,不過因為數量不多,所以往往一推出就立刻被秒殺。別看這曇花生長在步道旁,這可是名花有主的,不可以任意摘取歐!湖底社區的路多是居民貢獻出來給大家行走的,所以都是私人土地,不要把路邊的花啊菜啊當成可以任人摘取的歐!


  再來是百年豬舍,這裡的在二十幾年才有在養豬,現在已經豬去樓空了,里長在這裡擺上兩隻小豬在外頭當門面,裡面另有三著小豬,也成為熱門的遊客拍照地點。值得一提的是,可以觀察一下這裡的石造房屋和先前在廖宅的百年三合院有何不相同?廖宅的砌法為T字或稱為ㄇ字法,而這裡是傾斜的人字法。


  再往前一點是許宅的百年三合院和桂花樹,這裡也是湖底野生貓群的聚集點,數量多的時候還有點想是猴硐車站的貓故鄉歐。有機會經過時可以看一下許宅的百年三合院,前面的曬穀場是標準的中間高四邊低的排水設計歐!

  再來是百年無患子樹(怎麼都是百年?),這裡也是前幾年連同湖底步道一起建立而成的樹下乘涼平台,有時候社區的活動也會辦在這裡。

  從導覽一開始到百年無患子樹這一區稱為湖底社區的「內厝」,只要是許姓和廖姓族人居多,再往外走到湖底路主幹道這一帶稱為外厝,主要是吳姓族人居多。


  在湖底路主幹道旁有一窟水池,這裡是湖底居民早期使用的洗衣槽,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所以會使用這裡的人就變得很稀少,不過當颱風來停水停電時,這裡就會出現洗衣人潮歐!


  這一窟泉水相當清涼,以前還會特別帶桶子特別到這裏裝水回家泡茶歐。


  田裡教學與社區導覽結束後,兩組人馬齊聚在區民活動中心,在這裡由另一位阿信老師幫各位整理玉米的身世與定位!



  兩組人馬共摘了約50根玉米筍,過兩周的採玉米就精彩可期了。


  今天摘下來的玉米筍大致上可分為三種階段,從左至右分別為:尚未長鬚、已長鬚、鬚已乾,鬚尚未長出,表示裡面的玉米粒也還沒長成,可以再放個一兩天;已長鬚的玉米筍就很適合採收;至於已經乾掉的玉米鬚,表示內部已經受精完成,再來就是等茁壯了。


  不過最好吃、最清甜的階段是還有嫩鬚的時候。


  阿忠老師教大家處理:「把玉米筍的外殼撥開一兩層後,大約整根的1/3是白色的樣子,這時就是整根可以生吃。」這批玉米是大家親手種下,全程沒有噴藥,是最安全的玉米筍了。


  玉米鬚要生吃也沒問題,吃起來有點像苜蓿芽的口感。


  講到生吃,小孩都超有興趣的。



  為了怕大家採收的玉米筍不夠分,另外也怕煮食的時間過長,所以一早就請阿信老師先駐守在活動中心外準備這些玉米。


  這些玉米是阿忠老師的有機田來的歐,所以超級甜。




  下回就是結業式了!是最重要的「採收」工作,相信也是大家最期待的,聽說這週有另一波梅雨鋒,希望不要傷到我們的玉米啊!

照片、文:法克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